GSTDTAP  > 地球科学
CPI认为中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全球能源治理的参与者
王立伟
2018-04-15
所属快报地球科学快报
出版年2018
8
语种中文
领域地球科学
栏目战略规划与政策
中文关键词"一带一路" ; 能源治理 ; 需求
中文摘要2018年3月,英国诺丁汉大学创办的中国政策研究所(China Policy Institute,CP)——目前英国唯一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尖端政策的智库,发表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希望成为全球能源治理的参与者》(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eijing’s ambition to be a player in global energy governance)的报告,探讨了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正在发生的能源转型,以及中国将自己定位为全球能源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的雄心,并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讨论了这些发展的影响。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8年3月1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大学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中国政策研究所(China Policy Institute,CP)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大学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英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战略规划与政策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一带一路"倡议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1 中国不断增长的需求和政策响应 根据2018年2月发布的“2018年BP能源展望”,在能源转型(ET)情景下,预计到2040年,中国将消耗全球约1/4的能源。随着中国转向更清洁的能源,预计2016—2040年,中国的能源结构将出现显著变化。煤炭使用量预计将从2016年的62%降至2040年的36%,而石油占总需求的比例将从19%降至16%。在此期间,天然气需求量将从6%上升至13%,而可再生能源份额预计将从3%上升至18%。同期,BP石油公司预测,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将从63%上升到72%,而对海外天然气依赖度将从34%上升到43%。 除了传统上强调确保中国国际油气供应链的安全之外,中国政府还在寻求确保其海外关键金属和矿产的安全供应,以发展尖端清洁能源技术。例如,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正在推动从其他经济体获得新能源商品供应。总的来说,中国向更清洁能源的转变反映出中国政府在治理污染和实现能源结构多样化并向低碳能源转型的努力。 2017年1月,中国国家能源局(NEA)宣布,到2020年,中国将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投入超过360亿美元。2017年4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发布了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年)(以下简称“战略”),阐述了中国能源行业的主要总体目标和战略,重申了2020年的目标,同时为2030年增加了新的目标,并涵盖了初级能源消耗、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的转型、中国的气候变化承诺和能源治理等问题。 2 中国在塑造全球能源治理格局中的角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鼓励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向海外投资的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信息更多的是针对国际社会表达中国愿意深化各级国际能源合作,以及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融入世界能源体系的准备。预计这些最新进展将使中国成为塑造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积极参与者。 该倡议包括加强全面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全球能源。中国将致力于在各层次、各领域的国际能源合作,建立一个以互利为基础的综合能源网络,将中国和世界连接起来。它强调了四个合作领域,即油气生产的国际多样化、“一带一路”沿线能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国际能源技术合作、以及国际能源治理的支持。另一个重大进展是将“一带一路”倡议纳入2017年10月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这使中国领导层加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国家层面的政治重要性,并为“一带一路”项目的可持续性创造了更多动力和活动。 3 愿景和挑战 中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能源合作,并将自己定位为全球能源大国。中国制定了实现国内低碳能源发展的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同时也塑造了全球能源格局。中国在这些项目上投资的能力和意愿使中国处于特殊地位,使中国企业能够在国内获得专业知识,并随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变得更加活跃。 首先,中国高度意识到其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赖,尤其是海上运输。鉴于中国约80%的原油通过马六甲海峡,中国政府认为这是一个国家安全漏洞。因此,它正在寻求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来平衡其进口来源,以及探索替代供应路线,包括通过陆上过境管道绕开东南亚的这一中转咽喉要塞点。 其次,考虑到美国国内的页岩气革命,以及最近的“美国优先”言论,中国政府担心,美国将越来越多地脱离中东地区,而中国对这些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严重依赖。因此,中国政府积极寻求改善区域能源供应链,完善风险管理合作机制。这包括改善与生产国和过境国的外交关系,以及在吉布提等友好国家的支持下加强军事能力,以保障中国的海外能源利益,尤其是海运能源贸易。 第三,随着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国感受到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存在的巨大的国际商机。因此,通过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以及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商业扩张来加快其跟进速度。在这方面,如果中国的新能源议程取得成功,其产品、服务和标准被其他国家采用,这不仅会获得经济利益,而且也将确保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领导地位。 然而,在实施这些计划的过程中,中国也会遇到一些外部挑战,CPI认为: 首先,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叙述的能源合作愿景据说以中国为中心,导致来自美国和印度等国家战略共同体中的一些人指责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寻求区域主导地位。 其次,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项目对本地和国际参与的开放程度较低,而且在招标过程的早期阶段,对公共信息的透明度较低。 第三,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投资充满了陷阱,因为许多国际投资缺乏足够的资金。他们在处理当地政治风险方面的经验有限,以及存在监管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如涉及外国投资限制、环境、劳工和税法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中国成为全球能源大国的计划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和艰巨的任务。要想取得成功,中国需要在战略和地方层面向国际社会展示其提供的是一项真正的协作努力,同时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互惠互利的结果。中国政府还需要加大力度,寻找可信的国际和地方合作伙伴以及利益相关者来实施能源合作计划。
原文题名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eijing’s ambition to be a player in global energy governance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1215
专题地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立伟. CPI认为中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全球能源治理的参与者. 201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立伟]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立伟]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立伟]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