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地球科学
Nature:提出“构建数字丝路”
王立伟
2018-02-15
所属快报地球科学快报
出版年2018
4
语种中文
领域地球科学
栏目前沿研究动态
中文关键词数字 ; 丝路
中文摘要2018年2月1日,《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主席郭华东的题为《构建数字丝路》的评论文章。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就“一带一路”刊登中国科学家文章,反映了国际科技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高度认可,对科学技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作用的高度重视。该文旨在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呼吁全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工作者,充分利用地球大数据,携手共建数字丝路,服务“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8年2月1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自然》(Nature)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中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动态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构建数字丝路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承诺在60个国家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善陆路和海上贸易的途径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分析了“一带一路”区域在环境变化、粮食安全、自然灾害、城镇化进程、世界遗产保护等方面面临的挑战,阐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的数据资源共享不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数字鸿沟、能力发展的不均衡,以及缺乏有效合作交流机制等四方面问题。针对上述挑战,由郭华东任主席的DBAR国际科学计划,目标于提高数据共享能力,监测生态环境变化,运用地球大数据支撑“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服务科学决策。 自2016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DBAR在“一带一路”地球大数据平台建设、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地球大数据密集计算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和科学合作,将构建面向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空间评估指标体系,对“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进程进行空间监测。为此,DBAR提出五大优先发展领域:①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开放共享平台,实现对已有对地观测数据的科学分析及未来卫星数据的集成应用;②促进数据共享,增强数据互通互用能力,最大限度发挥数据的作用,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支持;③推广地球大数据的示范应用,充分发挥高技术优势,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加速提升“一带一路”地球大数据应用能力;④探索科学研究的新范式,提高数据驱动科学发现的认知水准,推动基于地球大数据的“一带一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⑤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为“一带一路”地球大数据应用注入更多的智慧资源,提升“一带一路”地球大数据的合作研究能力。
原文题名Steps to the digital Silk Road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1079
专题地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立伟. Nature:提出“构建数字丝路”. 201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立伟]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立伟]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立伟]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