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资源环境科学
国际组织报告称2016年全球电子垃圾产量达4470万吨
廖琴
2018
所属快报资源环境快报
出版年2018
1
语种中文
领域资源环境
栏目环境科学
中文关键词国际组织 ; 电子垃圾 ; 产量
中文摘要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大学(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UNU)、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和国际固体废弃物协会(International Solid Waste Association, ISWA)联合发布题为《2017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数量、流向和资源》(The Global E-waste Monitor 2017:Quantities, Flows, and Resources)的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电子垃圾产量创下4470万吨的纪录,但仅有20%被回收利用。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7年12月5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大学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联合国大学(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UNU)、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和国际固体废弃物协会(International Solid Waste Association, ISWA)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大学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全球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会讯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全球电子垃圾产量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报告的主要结论如下: (1)2016年,全球产生了4470万吨电子垃圾,相当于全球人均产生6.1千克电子垃圾,比2014年的人均5.8千克增长5%。到2021年,电子垃圾产量预计将增加至5220万吨。(2)2016年,全球只有20%(890万吨)的电子垃圾被记录用于收集和回收;约有4%(170万吨)的电子垃圾被扔入垃圾填埋场;76%(3410万吨)的电子垃圾不知去向,可能最终被倾倒、贸易或非正规操作的回收。(3)2016年,亚洲产生的电子垃圾最多(1820万吨),其次是欧洲(1230万吨)、美洲(1130万吨)、非洲(220万吨)和大洋洲(70万吨)。大洋洲的人均电子垃圾产量最大(17.3千克/人),亚洲的人均电子垃圾产量较少(4.2千克/人),非洲的人均电子垃圾产量最少(1.9千克/人)。欧洲的电子垃圾回收率最高,达到35%。中国产生的电子垃圾最多,为720万吨。(4)只有41个国家有官方的电子垃圾统计数据。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采取电子垃圾立法。目前,国家电子垃圾管理法律覆盖了世界上66%的人口,这一数字比2014年的44%有所增加。由于回收利用率低,大量的原材料被浪费。
原文题名The Global E-waste Monitor 2017: Quantities, Flows, and Resources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0998
专题资源环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廖琴. 国际组织报告称2016年全球电子垃圾产量达4470万吨. 201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琴]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琴]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琴]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