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地球科学
PNAS文章关注地球深部物质在高温高压下的相互作用
赵纪东
2018
所属快报地球科学快报
出版年2018
1
语种中文
领域地球科学
栏目前沿研究动态
中文关键词物质 ; 相互作用
中文摘要为了更全面地理解地球内部的复杂性,人类不得不向地球深部进军。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能够钻探至地下12 km,这相当于地壳平均深度的一半左右。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其内部如何影响人类今天所生活的地表,比如地球磁场的大小和颠倒,研究人员需要有关地球内部更深处的更多知识。然而,研究地球深处的物质实验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必须转向建模和模拟,以此来支持和补充其他相关研究工作。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德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动态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地球深部物质在高温高压下的相互作用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为此,德国科隆大学(University of Cologne)地质和矿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借助Jülich超算中心(Jülich Supercomputing Centre,JSC)的计算资源,来更好地理解地球物质在地下极端条件中的变化和特征。研究小组将硅酸盐玻璃(silicate glass)作为超高压熔体模型系统,使用JSC的JUQUEEN超级计算机来模拟熔体的结构。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通过了解超高压玻璃的特性,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地球深部熔体的特性,从而更清楚地了解形成地球的物理过程,这些过程可能在今天仍在发生。为了获得比实验室研究更多的有关硅酸盐玻璃结构的信息,研究团队使用从头计算(ab initio)的方法来计算原子的电子结构,并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来运算这些计算结果。从头算计算意味着研究者的数学模型中没有任何假设,这使得模拟计算更昂贵,但也更加准确。 借助超计算机,研究人员将研究扩展至了172 GPa的高压环境。由此发现,在高压下,氧原子比硅原子更具可压缩性,不同的变化率使得SiO2在高压和低压下的结构有着巨大的不同。通过验证其模型,研究团队认为未来可以转向更复杂的物质及其相互作用。为了进行更高级的熔体模拟,研究团队希望能够扩大模拟范围,以及单次模拟运行中的原子数量,进而深入认识更多地质过程。
原文题名Beyond sixfold coordinated Si in SiO2 glass at ultrahigh pressures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0975
专题地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纪东. PNAS文章关注地球深部物质在高温高压下的相互作用. 201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纪东]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纪东]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纪东]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