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资源环境科学
Nature Geoscience:深海采矿将会不可避免地破坏海底生物多样性
吴秀平
2017-08-01
所属快报资源环境快报
出版年2017
15
语种中文
领域资源环境
栏目海洋科学
中文关键词深海采矿 ; 破坏 ; 海底生物多样性
中文摘要2017年6月26日,Nature Geo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题为“深海采矿导致生物多样性损失(Biodiversity loss from Deep-sea mining)”一文。由15名海洋科学家和法律学者组成的国际团队在文中指出,深海采矿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可能是不可挽回的。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7年6月26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Nature Geoscience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英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会讯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深海采矿将会不可避免地破坏海底生物多样性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专家表示,在国家管辖范围内负责管理海底采矿的国际海底管理局,必须认识到这种风险,并向国际政府和公众清楚地传达这一风险。这将是关于深海海底采矿是否应该继续进行的知情讨论,深海采矿如果继续的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标准和保护措施来减少这种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Daniel Jones指出,对重要金属资源进行深海开采,是以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弥补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影响,采用一种用于陆地采矿的管理技术不适合深海采矿。此外,海底生态修复也可能是极具挑战性的。相反,如果深海采矿若想减少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应该把重点放在避免和减少影响上。在深海采矿还没有开始时,其采矿合同的申请数量却在增加。据统计,在2001年只有六项深海矿产勘探合同,预计到2017年底,总共将有27个项目。这包括在太平洋克拉普佩顿区的17个关于多金属结核的合同。文中指出包括来自NOC的丹尼尔琼斯博士在内的国际科学家最近发现,在这一地区,深海扰动的影响尤其长久。未来在开展深海采矿时,其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必须摆在最为凸显的位置。 科学家团队最后指出,深海采矿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必须是避免和尽量减少对海洋生物的伤害。考虑到受影响的生态系统中缓慢的自然恢复速度,深海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会永远持续到人类的时间尺度上。国际海底管理局有责任向公众传达这一潜在的严重影响。
原文题名Biodiversity loss from Deep-sea mining will be unavoidable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0689
专题资源环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秀平. Nature Geoscience:深海采矿将会不可避免地破坏海底生物多样性. 201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吴秀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吴秀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吴秀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