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地球科学
Nature文章报道大气云滴表面活性新作用
刘燕飞
2017-08-01
所属快报地球科学快报
出版年2017
15
语种中文
领域地球科学
栏目前沿研究动态
中文关键词大气 ; 云滴表面活性 ; 新作用
中文摘要2017年6月21日,Nature发表封面文章《有机物影响的云滴活化过程中表面张力超过溶质效应》(Surface Tension Prevails over Solute Effect in Organic-influenced Cloud Droplet Activation)指出,大气中表面活性分子能够降低表面张力,使其影响超过溶质效应,导致云滴浓度大幅增加。该结果将会影响气候模式对云形成过程的表征。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Nature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全球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动态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影响气候模式对云形成过程的表征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大气中云滴是通过水蒸气的自发成核作用形成的,其中,气溶胶颗粒充当了云凝结核。凝结核的活化取决于拉乌尔效应(Raoult effect)与开尔文效应(Kelvin effect)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拉乌尔效应中,活化潜能随水分子活性降低或溶解浓度增加而增加;而在开尔文效应中,活化潜能随液滴体积减小而减小,或随表面张力减小而增加。一般认为,表面张力可能会由于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化合物吸附在液滴表面而减小,但与此同时,表面张力的减小会被拉乌尔效应的减小所抵消,因此对云滴活化几乎没有整体影响。来自爱尔兰、加拿大等6个国家的科学家利用3种不同的复杂性和对气溶胶表面有机物处理方法的模式,证明得出了新的结论。3种模式包括:①硫—有机物—水组成的三元系统,其中有机表面活性剂分离了云滴及其表面;②基于气溶胶无机—有机混合功能团活化系数模式(AIOMFAC)的热力学平衡模式,用于预测吸湿增长性质、液—液分离的存在可能性、相组成和相体积;③基于AIOMFAC的简化有机膜模式,由单参数有机膜方法驱动。 该研究表明,环境大气中表面活性剂分子造成的表面张力减小超过了拉乌尔效应,导致云滴浓度大幅增加,这一结果将会影响气候模型对云形成过程的表征。观测数据和模式模拟结果显示,导致云凝结核数浓度高达气候模式预测的10倍。云凝结核活化过程的充分表征对气候模式中云的预测至关重要,鉴于云效应对地球能量平衡的重要地位,改进对气溶胶—云—气候相互作用的预测将有助于提升未来气候变化的评估水平。
原文题名Surface Tension Prevails over Solute Effect in Organic-influenced Cloud Droplet Activation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0663
专题地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燕飞. Nature文章报道大气云滴表面活性新作用. 201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燕飞]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燕飞]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燕飞]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