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资源环境科学
Nature Communications:亚洲河流向全球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最多
廖琴
2017-07-01
所属快报资源环境快报
出版年2017
13
语种中文
领域资源环境
栏目前沿研究动态
中文关键词亚洲 ; 塑料垃圾 ; 最多
中文摘要2017年6月7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题为《河流向世界海洋排放的塑料》(River Plastic Emissions to the World’s Oceans)的文章指出,全球每年有115~241万吨塑料垃圾从河流进入海洋,大部分来自于亚洲河流。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7年6月7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亚洲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动态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亚洲河流向全球海洋排放的 塑料垃圾最多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塑料垃圾因其在海洋环境中持续存在而受到高度重视,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考虑到时空变异性,实施减缓策略需要了解和量化海洋塑料的来源。来自海洋清理基金会(Ocean Cleanup Foundation)的研究人员基于人口密度、废弃物管理、地形和水文信息,提出了塑料从河流进入海洋的全球模型,并估计了全球40760条河流向海洋输入的塑料垃圾重量。 研究估计,全球每年有115~241万吨塑料垃圾从河流进入海洋,排名前20位的河流大部分位于亚洲,其向海洋输入的塑料占全球河流向海洋输入塑料总量的67%。排名前122位的河流贡献了90%以上的塑料输入量,其中,103条河流位于亚洲,8条位于非洲,8条位于南美洲和中美洲,1条位于欧洲。亚洲河流向海洋输入的塑料约占全球河流向海洋输入塑料总量的86%。中国长江是最大的贡献流域,每年向东海排入的塑料约为33万吨(范围为31~48万吨);其次是位于印度与孟加拉国之间的恒河流域,每年的塑料输入量约为12万吨(10~17万吨);中国的西江、东江和珠江流域共同向南海排放的塑料约为10.6万吨(9.1~16.9万吨),排放量位居第3;印度尼西亚也被确定为亚洲大陆的主要贡献者。从季节性变化来看,74.5%的塑料排放发生在5~10月,8月份是全球河流向海洋输入塑料的高峰,估计输入量为22.88万吨(19.3~37.5万吨)。这些季节性调查结果主要来自于受到东亚季风调控的中国河流的大量输入。该研究结果提供了海洋塑料质量平衡运动的基准数据,并有助于确定未来塑料垃圾监测和减缓策略的优先顺序。
原文题名River Plastic Emissions to the World’s Oceans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0618
专题资源环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廖琴. Nature Communications:亚洲河流向全球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最多. 201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琴]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琴]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琴]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