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气候变化
ADB:2030年亚洲气候适应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王曲梅
2017-03-15
所属快报气候变化快报
出版年2017
6
语种中文
领域气候变化
栏目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
中文关键词气候 ; 设施 ; 投资
中文摘要2017年2月,亚洲发展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发布题为《满足亚洲基础设施需求》(Meeting Asia’s Infrastructure Needs)的报告称,至203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将需要每年投资1.7万亿美元,以保持其经济增长势头、解决贫困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报告调查了亚洲发展中国家在交通、电力、电信、供水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评估了各地区在基建方面已投资数额以及到2030年所需数额,并分析了其未来挑战。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7年2月1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非政府组织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亚洲发展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非政府组织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亚洲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战略规划与政策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亚洲气候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要点如下: (1)2016—203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需投资26万亿美元(每年约合1.7万亿美元),用以消除地区贫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除去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成本,至少需要投资22.6万亿美元(每年约合1.5万亿美元)。 (2)2016—2030年气候适应所需投资总额中,电力行业需要14.7万亿美元,交通行业8.4万亿美元,电信方面2.3万亿美元,水以及卫生设施方面8000亿美元。 (3)至2030年,东亚将占气候适应投资总额的61%。就气候适应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而言,太平洋独占鳌头,约占其9.1%,其后依次为南亚(8.8%)、中亚(7.8%)、东南亚(5.7%)和东亚(5.2%)。 (4)由于涉及了对地区基础设施增长需求的预测及气候相关投资,每年1.7万亿美元的预算达到了2009年亚洲发展银行所估计的两倍多。 (5)目前,发展中国家每年在基建上投资约8810亿美元。投资需求与投资水平之间的缺口是当前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6)除中国外,发展中国家保持其经济增长的资金缺口预计将超出GDP的5%。源自财政改革的额外收入相当于其GDP的2%,可辅助填补经济缺口的40%左右。剩余约60%的空缺需私营企业填补,年投资额需从目前约630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2500亿美元。 (7)需要监管和机构改革以吸引私人投资者和银行资金项目建立公私合作关系(PPPs)。国家可实施公私合营改革,制定相关法律以简化采购和招标流程,引入争端解决机制,并建立独立的PPPs政府单位。 (8)预计多边开发银行(MDB)将对亚洲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除外)产生2.5%的投资。亚洲开发银行正在将更多融资投入私营部门的基建项目,此外,还通过分享专业技能和知识在规划与具体实施项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将更先进的技术运用于项目中并且简化了程序,同时还将促进投资政策、监管和机构改革。
原文题名Meeting Asia's Infrastructure Needs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参考文献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0372
专题气候变化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曲梅. ADB:2030年亚洲气候适应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201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曲梅]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曲梅]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曲梅]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