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资源环境科学
研究称南亚主要流域60%的地下水无法使用
廖琴
2016-09-15
所属快报资源环境快报
出版年2016
18
语种中文
领域资源环境
栏目水文与水资源科学
中文关键词地下水 ; 无法使用
中文摘要2016年8月29日,Nature Geoscience期刊发表题为《原位观测反映印度恒河流域的地下水质量和损耗》(Groundwater Quality and Depletion in the Indo-Gangetic Basin Mapped from in Situ Observations)的文章指出,南亚主要流域——印度恒河流域6成地下水无法使用,盐化度高和砷污染是其主要原因。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6年8月29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Nature Geoscience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综合性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国际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科技计量评价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地下水无法使用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印度恒河流域冲积含水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印度恒河流域的地下水抽取量占到全球地下水抽取的25%,以维持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的农业生产力。最近的卫星重力数据表明,当前的抽取是不可持续的,但对其原因解释缺乏政府有效管理地下水需要的时空分辨率。来自英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美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来自高分辨率的原位地下水位、抽取量和地下水质量记录的新证据。 研究发现,印度恒河流域可持续地下水供应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污染,而非枯竭。研究人员估计200m深处的地下水量是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和恒河年径流量总和的20倍以上。但该流域储藏的约23%地下水含盐量过高,且37%的水受到砷污染的影响。2000—2012年,地下水位实际上是稳定的,或者约70%的含水层在上升。剩下的30%,地下水位正在下降,年净枯竭量达到8.0±3.0km3。
原文题名Groundwater Quality and Depletion in the Indo-Gangetic Basin Mapped from in Situ Observations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80123
专题资源环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廖琴. 研究称南亚主要流域60%的地下水无法使用. 201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研究称南亚主要流域60%的地下水无法使用(27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琴]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琴]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琴]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研究称南亚主要流域60%的地下水无法使用.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