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资源环境科学
UNEP发布《全球环境展望6:亚太地区评估》
牛艺博
2016-07-01
所属快报资源环境快报
出版年2016
13
语种中文
领域资源环境
栏目可持续发展
中文关键词环境 ; 展望 ; 评估
中文摘要2016年5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报告《全球环境展望6:亚太地区评估》(GEO-6 Regional assessment for Asia and Pacific)阐述以亚太地区评估为基础,描绘一幅环境对人类福祉贡献的全景画面,以及制定政策更大程度地实现全球环境目标。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6年5月19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联合国组织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联合国组织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国际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科技计量评价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亚太地区评估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1 主要环境趋势 全球环境展望第6版(Geo-6)对亚太地区的评估是基于环境趋势的科学看法,亚太地区主要环境趋势: (1)人口结构、生活方式以及基础服务的改变。城市化程度加深、生活方式丰富多样、人口增加与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和服务的需求给生态系统资源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2)资源利用率的不断降低。大量资源的使用,然而利用率并未提高,导致大范围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破坏、产生过度浪费和额外的经济负担。 (3)受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的影响更大。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城市的无规划发展和迁移使环境越来越脆弱,进而导致经济损失,抵消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且加剧贫困和社会不平等,威胁水和食品安全。 (4)与环境相关的健康风险增加。虽然人类平均寿命有所提升,但是伴随着大范围空气污染、有害化学物质、重金属以及传染疾病的出现和传播给人类带来了多种健康威胁。 (5)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之间差距不断扩大。虽然用来处理现有问题的政策出台得越来越多,但由于无效政策的实施,没有科学依据的政策制定以及迅速出现的环境问题,导致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之间的差距仍在扩大。 2 评估结果 运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对关键环境主题(包括空气、土地、生物和生态系统、淡水、海岸和海洋、垃圾)的分析显示出区域内环境在加速恶化并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其评估结果为: (1)空气: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的排放量减少,臭氧和微粒(短期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持续增长。由于生物质燃烧和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活动,跨国界烟霾污染在东南亚地区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强调多国共同解决烟霾污染和区域合作的紧迫性。在沿海地区和太平洋岛屿上,气候变化对城市和基础设施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极端气候逐渐成为该地区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2)土地:随着土著居民的迁徙,生物多样性和重要林产品的减少,大部分地区土地退化程度加剧。土地退化对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补给有额外的影响。自1990年一些地区人工造林以来,森林总面积有所增加,但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与此同时,原始森林、红树林和其他自然系统被用作农田或城市用地等,绿色生态持续退化。 (3)生物和生态系统:由于该地区粗放的农业耕作模式、水产养殖和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导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在过去十年,亚太范围内的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受威胁的哺乳动物数量增长了10%,受威胁的植物物种数量增加了18%。岛屿上3/4的鸟类受到入侵物种的威胁。1/4的松柏和苏铁属植物、1/5的海洋哺乳动物物种也都在经受着威胁。受高热应力、海水中塑料碎片和微塑料垃圾的影响,在海洋和小岛屿国家,超过25%的坚硬暖水珊瑚正在经历着漂白。 (4)淡水: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在该地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亚洲东北部和南部。洪水和干旱将变得更加频繁且严峻。受人类和牲畜污水影响,水资源的污染成为该地区的主要问题;受制药和个人护理产品、纳米材料和有机氯化合物污染,大范围地下水遭到污染,加大了该地区人类的健康风险。污染水源带来的疾病和不安全用水导致该地区每年180万人死亡。 (5)海岸和海洋:沿海地区优越的环境助推着城市的快速膨胀,预计到2025年,约有额外的3.25亿人期望到沿海地区生活。亚太沿海地区大约60%的红树林已被开发为房地产业,而且超过80%的珊瑚礁面临威胁。在东南亚1/4~1/3的海岸线已受到严重侵蚀。塑料碎片和塑料微粒引起的污染在该地区越来越严峻。 (6)垃圾:预计从2014年到2030年,城市固体垃圾的产生,将从每年8.7亿公吨增长到14亿公吨。在该地区,粗放的垃圾倾倒和填埋仍是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由此导致渗滤液外流、甲烷排放、自燃等很多环境问题。 3 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已经帮助数百万人口脱贫进入了中产阶层,然而这些成就却以损害自然资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健康为沉重代价,这些压力导致性别失衡和经济不平等等一系列问题,并对区域经济发展自身带来负面影响。为了防止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报告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 (1)通过发展脱碳技术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向包容型绿色经济转型。通过脱碳技术,实现能源、基础设施和城市交通的绿色发展道路。通过资源需求管理和经济手段的结合,提高能源利用率。脱碳经济将引领技术创新、商业发展和就业,有利于更广泛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建立稳定的能源监管制度与长期规划坚定投资者信心,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制定新的低碳政策,以市场为基础解决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问题,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 (2)保护并加强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该地区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基础设施提供了食物、营养、水、清洁空气和材料。确保生态系统完整性要求根据国民经济核算本国或地区的自然资本,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纳入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中。监管政策包括分区制、建立保护区和环境影响评估(EIA)项目。政府还需要针对退化的自然资本进行保护和修复。 (3)建立弹性机制应对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亚太地区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和极端事件的频发地区,且有加剧的趋势,因此保证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系统需要多重措施。首要任务是加强早期预警系统并建立区域灾害管理能力,加强灾后恢复和重建能力。 (4)应对环境健康风险。加强监管、运用经济手段减少污染,加快所需能源和资源使用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可持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土地水源污染,控制媒介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 (5)多尺度响应有效政策加强环境治理。呼吁政府采取坚定且强有力的环境行为。建立跨部门并在政治领导下的环境与发展的新思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需要强大的科学政策、有效的环境评估和监测以及财政和技术支撑。 (6)加强科学与政策交互,获取新知识。加强或建立关于国家议会和规划过程中的环境报告机制;通过教育或媒体提高当地的企业和公民社会团体的环境意识。建立监督和数据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分析能力,支持决策的评估和研究。 (7)加强国际/地区在气候、空气质量和其他环境问题方面的合作。在多边环境协定下制定相关法规,以有效地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加强在灾害灾难、电子垃圾管理和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等方面的区域合作。加强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需要国际合作机制的实施来支持相关知识共享、技术转让和技术融资。
原文题名GEO-6 Regional assessment for Asia and Pacific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9951
专题资源环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牛艺博. UNEP发布《全球环境展望6:亚太地区评估》. 201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UNEP发布《全球环境展望6:亚太地区评(38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牛艺博]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牛艺博]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牛艺博]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UNEP发布《全球环境展望6:亚太地区评估》.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