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地球科学
OIES发布《中国石油产业结构:过去趋势和未来前景》报告
刘文浩
2016-05-30
所属快报地球科学快报
出版年2016
11
语种中文
领域地球科学
栏目战略规划与政策
中文关键词石油 ; 趋势 ; 前景
中文摘要2016年5月,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OIES)发布题为《中国石油产业结构:过去趋势与未来前景》(The structure of China’s oil industry: Pas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的报告,系统总结了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发展背景,分析了从20世纪70年代产能低下贫油时代到主动出国寻找油气,再到80年代,国有石油公司大范围盈利,后续的机构改革,石油系统内反腐行动以及全新改革3.0时代的前景。本文简要整理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以供参考。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6年5月1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科研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OIES)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科研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英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动态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中国石油产业结构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1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发展背景 1950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在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在广大农村地区,煤和生物燃料是主要的能量来源,煤炭几乎占能源生产的96%,消费占比高达94%。1949—1976年期间,中国开始了工业化的过程,寻求能源独立,商业能源机构也迅速兴起。一次性能源消费从1949年的24 mtce(百万吨标准煤)增长到1952年的50 mtce,至1976年,这一数据已超500 mtce。这一时期工业化的浪潮为能源消耗增长奠定了基础。中国的石油行业在这一时期也迅速成型,包括企业结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模糊关系以及行业机构基本准则等。西方对中国的石油禁运等战略使得中国与俄罗斯保持了紧密的合作。 同时,中国也看到了石油供应安全战略的脆弱性,这使得中国不得不采取行动保障自身石油供应安全。1959年,中苏分歧开始后,中国被迫加快了石油开发的步伐,随后发现了第一个油田——大庆油田,同时大力弘扬“大庆”精神,成为当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典范。后续又发现了一大批的大型油田,并不断出现预测中国会成为石油出口国。这些成果也使得石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从1960年的2.5%猛增至13.5%,并于1968年之后,成为中国能源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中国在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的背景下,实现了勘探、开采、运输和保存等多方面的突破,令人瞩目。随后,水电能源也迅速兴起,1976年时已经有11个水电站装机容量超过200 MW,此外还有无数小的水电站。总水电装机容量占中国36%的电力生产,高于其他主要能源生产国的比例。此外,1968—1978年间,煤炭的生产和石油的产量也实现了扩大,能源生产的速度惊人,年增长率超过13%。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成为继美国、沙特、苏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生产国,能源结构十分多元(图1) 图1 1953—1980年期间中国能源结构图 不久,中国成为了第三大能源消费国,即使人均消费保持在低位。工业产能占中国能源消费的60%,交通系统占7%,住宅和商业由低效煤炭燃料提供,占28%,农业需求为5%。中国能源生产最突出的特点是地理约束,能源生产集中地区远离主要消费者聚集地,两个北方经济领域占据2/3的能源,但是需要往东部、中南及南方地区超过一半的人口以及2/5的工业产出地区进行运输,尽管运输效率低下,在1970年初,中国仍是一个初级能源供应自给自足,并且是一个石油和煤炭净出口的国家,这些出口也给中国带来了发展急需的资金。 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复杂又多元的石油工业时代 1978年之后,中国经济改革导致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政府放松了重要计划,引入了市场机制,鼓励外资的参与。结果导致经济出现了增长,即使能源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是石油的生产却远远落后于这种需求。这种能源密集型的增长模式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国家能源发展和管理日益复杂。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同时也开始包括更多的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并且具有很多的混合机制。政策工具开始出现了慢慢的改变,体现在:①能源领域内的政策调整;②分散控制;③能源行业管理机制的调整;④正式安排和非正式程序。 3 走出国门寻找石油 1991—1997年期间,中国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首次冒险为行业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提供了有意义的经验。第一次的海外投资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但是,这也使得国有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中出现了利益的交汇面:①中国国有石油企业的技术和知识积累在同西方合作伙伴合资企业的交往中逐渐积累,1970—1990年,已经有足够自信的专业服务提供给国际石油行业;②1980年以来,海外直接投资经验(ODI)及在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及政府实施的企业改革使得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在国际上充满竞争力;③经过成果的海外交易,1990年以后,中国自身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伴随着石油短缺问题的出现,使得政府更加大力的支持了海外投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便是最早开始海外投资的公司。中石油的明显迹象显示:①对石油进口的依赖;②大力支持“走出去”战略。 4 20世纪末:部长级改革重组使国有石油企业大范围获益 1998年,中国政府宣布了一项重组和精简政府机构及某些国有企业的行动。大大精简了政府部门的支出,实施进一步的集中控制。此外,另一个目标是将决策者和商业运营商进行分离。能源行业,煤炭部门的权利被废除,并且保留并修改了国家经贸委对能源行业的监督权利。专门成立一个局来管理石油和石化行业,对中石油和中石化落实政府职能。后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有分析认为,中国政府主导的定价体系阻碍了进一步市场改革,造成经常性的“救市”,此外,国有企业执行了许多非核心的职责,并配备了许多非技术人员,减少了他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政府对石油行业的价格和成本的控制依旧存在。中国政府官员认为中央政府要平衡中间政府的控制权,放出更大的管理自主权,使得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具有更大的竞争力。中国的石油公司也提倡进行系统的改变,1997年,中国的石油和石化行业分为了四个部门,负责公司的核心业务。 5 第二次机构改革的影响 在另一轮的部长级重组后,中国于2003年成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经贸委被废除。石油储备战略中,国有石油公司不得不权衡与国家之间的权利平衡关系。在2002年伊拉克战争迫在眉睫,全球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极大的情况下,依然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SPR)计划。随着原油成本的全球增长,国有石油公司不愿意承担经济负担。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人也对国家SPR表示担忧,因为其会破坏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能力,但是,又必须承担“政府责任”。虽然石油工业和政府之间存在很多矛盾,但是当政府决定对外投资时,又会对其进行大力的支持。2004年,中国政策性银行对国有石油公司海外投资进行了低利率贷款,配套了相应的补贴,支持相关公司参与指定的“优先项目”。在能源领域“走出去”战略实施中,中国金融机构还对中石化提供了97亿美元的贷款,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提供了146亿美元的贷款,支持其全球扩张,为中海油(CNOOC)提供了一个月70亿美元的长期软贷款。这些额外的支持海外投资目标是减轻政治和运营风险。报告认为,虽然中国政府和石油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依然有进展,但是他们之间的协调度已经大大不同。 6 石油行业内部反腐行动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石油公司的自主性有所扩大,这也造成了监管的漏洞。中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对国有石油公司中腐败查处的重要性。此外,政府还通过增加派息等多种方式试图调整国有石油公司员工的工资福利,介入企业的财富分配过程,加强对企业账目的监管核查力度。2011年的重组削弱了企业管理层的既有实力,调整了企业的管理结构。对四大石油公司的主要职务进行了部分调整,旨在创建一个具有更高盈利能力的专业化管理委员会。 7 中国国企石油公司改革3.0时代开启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尝试着不同的管理和行政方法,力促提高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竞争力,同时保证对其足够的控制力。政府做出了很多承诺以保证国有企业进入自由的市场竞争,但是,又控制着其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如果政府希望保持国有经济的力量,市场将会不可避免的被压制,无法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这种紧张的关系如果放任不管,将会进一步抑制已经实施的中国国企改革的过程。必须承认,市场是一个价格形成的机制,而不是重新分配资产的控制权。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申明,需要向私人投资者打开经济大门,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2015年,中国政府也宣布启动试点项目,增加董事会的权利和责任,加强和“国家利益”相关的国有企业的金融监督力度。报告预测,国企石油公司将不得不适应一个具有竞争格局的未来。中国的国企石油公司也将不得不再次出发,走向世界。
原文题名The structure of China’s oil industry:Pas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9852
专题地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文浩. OIES发布《中国石油产业结构:过去趋势和未来前景》报告. 201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OIES发布《中国石油产业结构:过去趋势(66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文浩]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文浩]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文浩]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OIES发布《中国石油产业结构:过去趋势和未来前景》报告.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