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地球科学
2030—2040年全球海洋失氧趋势加剧
刘燕飞
2016-05-15
所属快报地球科学快报
出版年2016
10
语种中文
领域地球科学
栏目海洋科学
中文关键词海洋 ; 失氧
中文摘要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研究人员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期刊发表题为《寻找海洋含氧量的变化趋势》(Finding Forced Trends in Oceanic Oxygen)的文章,指出气候变化已经造成海洋部分区域溶解氧含量降低,2030年到2040年范围将扩大。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6年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综合性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综合性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国际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科学计划与规划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全球海洋失氧趋势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研究人员利用地球系统集合模式,评估在气候自然变率背景下,人为因素驱动的海洋溶解氧含量的变化。该研究确定了海洋内部氧气分布变化的驱动因素,评估气候自然变率产生的噪声信号的振幅大小。由于当前海洋溶解氧含量的监测分布相对稀疏,这一研究将有助于优化海洋氧气监测仪器的布设。自然气候的变暖或变冷,会引起海洋表面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并在海洋深层持续多年。而炎热天气则会造成海洋表面溶解氧含量较低的“死亡区域”。 利用溶解氧含量随气候自然变率变化的历史信息,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当气候变化幅度超过历史变化范围时,海洋溶解氧含量的减少程度。 研究发现在南印度洋、赤道东太平洋和大西洋海盆的部分区域,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溶解氧含量减少,并且在2030—2040年,溶解氧含量减少的范围将扩大。而非洲、澳大利亚、东南亚的东海岸地区,到2100年气候变化引起的溶解氧含量减少现象不太明显。该研究还区分了由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引起的溶解氧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从2030年开始,气候变化引起的氧含量减少形势将变得非常明显。
原文题名Finding Forced Trends in Oceanic Oxygen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9814
专题地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燕飞. 2030—2040年全球海洋失氧趋势加剧. 201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2030—2040年全球海洋失氧趋势加剧(15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燕飞]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燕飞]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燕飞]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2030—2040年全球海洋失氧趋势加剧.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