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气候变化
亚开行评估东南亚5国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收益
刘燕飞
2016-01-15
所属快报气候变化快报
出版年2016
2
语种中文
领域气候变化
栏目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
中文关键词东南亚 ; 温室气体 ; 成本收益
中文摘要2015年12月9日,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开行,ADB)发布题为《东南亚与全球气候稳定经济学》(Southeast Asia and the Economics of Global Climate Stabilization)的报告,评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5国的温室气体(GHG)排放量,这5国GHG排放量占东南亚地区GHG排放总量的90%。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国际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亚洲开发银行(ADB)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国际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国际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气候政策与战略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收益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东南亚地区是气候变化脆弱区域,处于碳密集的发展轨迹。报告利用全球经济-能源-环境模型WITCH分析了多种GHG排放减缓情景,评估了东南亚地区不采取气候变化应对措施的成本代价、减缓措施带来的改变、气候行动成本、减缓响应的共同利益、以及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产生的益处。报告得出的关键结论包括: (1)如果不采取行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到2100年,东南亚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将达11%。 (2)实现气候稳定需要的政策成本较高,但带来的共同利益更大。模型分析指出,2010—2050年东南亚地区减缓排放的政策成本占GDP的2.5%~3.5%,但能够通过能源和土地利用变化来解决健康、交通和安全等问题,抵消40%~50%的政策成本。2010—2100年东南亚地区气候稳定带来的净收益将是减缓措施净成本的5~10倍。 (3)低碳转型的净成本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低于化石燃料补贴。2010年,东南亚地区政府对化石燃料补贴的花费占GDP的3%,而循序渐进且有针对性减少该部分费用,有利于更好地对低碳转型给予财政支持。 (4)GHG减排可以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能效提升和低碳能源替换来实现,其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是减排的主导力量。碳捕获与封存、新型生物质燃料等先进能源技术对长期脱碳成本至关重要。 (5)中短期内,避免森林滥伐是成本最低的减排途径,到2035年左右实现减缓效果的1/2。 (6)有效实现气候稳定目标需要早期行动。如果推迟全球气候变化协议,气候稳定的成本将显著增加。模型分析显示,如果推迟实施气候变化减缓措施,到2050年东南亚地区将增加60%的政策成本。
原文题名Southeast Asia and the Economics of Global Climate Stabilization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9580
专题气候变化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燕飞. 亚开行评估东南亚5国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收益. 201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亚开行评估东南亚5国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收(31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燕飞]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燕飞]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燕飞]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亚开行评估东南亚5国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收益.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