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气候变化
WB报告为应对碳泄漏的政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董利苹,李先婷
2015-11-15
所属快报气候变化快报
出版年2015
22
语种中文
领域气候变化
栏目气候政策与战略
中文关键词碳泄漏 ; 政策设计 ; 理论支撑
中文摘要2015年10月20日,世界银行(World Bank,WB)发布题为《应对碳泄漏:理论、证据与政策设计》(Tackling Carbon Leakage: Theory, Evidence and Policy Design)的报告,从碳泄漏评估方法、碳泄漏风险管理、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度等三方面为各国政府应对碳泄漏的气候变化政策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0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国际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世界银行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国际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美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气候政策与战略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为应对碳泄漏的政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1 碳泄漏评估方法 碳泄漏是指某地区的减排政策不经意间导致其他没有出台相应减排政策的地区排放量增加的现象。目前,国际社会多使用实证方法(“事后方法”)和理论方法(“事前方法”)两种方法评估碳泄漏风险,不同方法得到的结论有所不同。 (1)实证方法或者“事后(Ex Post)方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确定排放模型、模拟排放量变化的方法。目前,几乎所有的实证方法均基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和欧洲的碳税实践。通常,事后模型很难发现碳泄漏。 (2)理论方法或者“事前(Ex Ante)方法”,首先设定对照情景(无政策)和政策情景,然后使用模型模拟评估政策造成的影响。理论方法对潜在泄漏率的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主要有一般均衡模型和局部均衡模型两种事前建模方法可用来预测碳泄漏的风险:一般均衡模型对泄漏率的预测范围相对较小,一般为5%~15%,多用于预测低泄漏率的行业;而局部均衡模型估算的碳泄漏率的范围较广,介于0~100%之间,多用于预测特别容易发生碳泄漏的个别行业。 2 碳泄漏风险管理 气候变化政策对行业或企业的影响越大,则其发生碳泄漏的风险越大。建议各国政府结合敞口[ 敞口是指在金融活动中存在风险的部位以及受风险影响的程度。]评估行业的碳排放强度,针对最易受到碳价格等气候变化政策影响而发生碳泄漏的行业采取以下防泄漏政策措施:①在排放权交易计划中,分配以产出为基础的碳排放免费配额(OBA);②在排放权交易计划中,设定行业基准(FSB);③直接返利或通过其他税种返利;④分配一定的行政免税额度;⑤通过调节碳税(BCAS)预防碳泄漏,激励减排;⑥直接支持减排项目;⑦鼓励采取节能措施。 在所有的防泄漏措施中,免税额措施最容易实现,但执行效果最差。为了确保碳定价等气候变化政策的顺利实施,在起步阶段,免税措施只适合作为临时措施使用。对于OBA和FSB两个基础方法,OBA对防止泄漏更有效,但行政成本高于FSB方法。 3 与利益相关者沟通 为了避免信息失真,以及建立共识、发展公众支持、提高政策制定的透明度等,各国政府应鼓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应对碳泄漏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该报告为各国管理者梳理了如下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度和有效解决争端的方法:①以书面意见和政策建议的形式进行正式磋商;②开展调查或发放问卷调查,获得利益相关方的信息和观点;③与利益相关者召开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协商会议;④建立代表委员会;⑤制定清晰、易于理解的应对碳泄漏的目标;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强政策宣传;⑦面对质疑用,使用有力的证据更正失真信息。
原文题名Tackling Carbon Leakage: Theory, Evidence and Policy Design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9420
专题气候变化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利苹,李先婷. WB报告为应对碳泄漏的政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201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WB报告为应对碳泄漏的政策设计提供理论支(36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利苹,李先婷]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利苹,李先婷]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利苹,李先婷]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WB报告为应对碳泄漏的政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