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地球科学
全球首张反中微子释放分布图助推地球深部研究
张树良
2015-09-15
所属快报地球科学快报
出版年2015
18
语种中文
领域地球科学
栏目前沿研究动态
中文关键词反中微子 ; 地球
中文摘要目前已知最小的亚原子粒子“反中微子”,不仅是宇宙中恒星、超新星、黑洞和人为核反应堆核反应的副产品,而且也是地球深部放射性衰变过程的产物。在地球深部,放射热和地球形成过程遗留的热量加速了板块构造运动、火山作用和地球磁场活动。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2015年9月1日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政府机构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美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动态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地球深部研究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近日,由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领衔的研究小组率先成功绘制了首张全球反中微子释放分布图,该突破性研究成果发表于2015年9月1日出版的Scientific Reports,它不仅将为地球能量收支提供重要的基准影像,而且将有助于监测现存人为放射源。研究人员指出,反中微子活动分布图将为未来有关地壳及地幔的研究提供极其重要的帮助,进而推动人类“洞悉地球”梦想的实现。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位于意大利和日本的2个反中微子探测器所捕获的深部地球反中微子自然释放数据,同时结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所记录的超过400座的在运行核反应堆数据,得出结论:地球反中微子释放主要来自自然地质过程,地壳与地幔对此的贡献相当,而人为核反应所产生的反中微子比例<1%(即占探测到的反中微子总量的比例)。该研究将进一步获得整个地质时间尺度地球能量收支情况,并可能揭示有关深部地球构造的最新细节。 按照计划,借助不断改进的地球内部模型及最新反中微子探测技术,研究小组未来将定期更新全球反中微子分布图,更新后的分布图还将同时反映核反应堆建设及停用情况。此外,研究小组负责人、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科学家Shawn Usman称,该研究还将开发其他放射分布图,以揭示除反中微子以外的自然源伽马射线和中子的释放情况。该研究由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能源部(DOE)的联合资助。
原文题名AGM2015: Antineutrino Global Map 2015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9265
专题地球科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树良. 全球首张反中微子释放分布图助推地球深部研究. 201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全球首张反中微子释放分布图助推地球深部研(28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树良]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树良]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树良]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全球首张反中微子释放分布图助推地球深部研究.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