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T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Platfor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Nature Geoscience文章称中国将臭氧污染“出口”美国 | |
| 廖琴 | |
| 2015-09-01 | |
| 所属快报 | 资源环境快报 |
| 出版年 | 2015 |
| 期 | 17 |
| 语种 | 中文 |
| 领域 | 资源环境 |
| 栏目 | 前沿研究动态 |
| 中文关键词 | 中国 ; 臭氧污染 |
| 中文摘要 | 2015年8月10日,Nature Geoscience期刊发表题为《中国对流层臭氧的快速生成和输出》(Rapid Increases in Tropospheric Ozone Production and Export from China)的文章指出,中国对流层下层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在2005~2010年间上升了约7%,这抵消了美国西部本可以达成空气改善目标的43%。 |
|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 | 2015年8月10日 |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 | 期刊 |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 | 中国对流层臭氧的快速生成和输出》(Rapid Increases in Tropospheric Ozone Production and Export from China) |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 | Nature Geoscience |
| 情报分析_机构类别 | 科研机构 |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 | 国际 |
|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 | 前沿研究动态 |
|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 | 中国将臭氧污染“出口”美国 |
|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 | 过去10年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导致亚洲臭氧前体污染物排放的大量增加,对区域和全球对流层中的臭氧水平产生了高度不确定性的影响。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Royal Netherlands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IT)的研究人员通过卫星观测以及化学物质输送的计算机模型,评估了中国和美国西部2005~2010年间对流层臭氧浓度的变化。研究发现,在此年间,中国对流层下层大气中的臭氧浓度上升了约7%,其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中国的排放量增加了约21%,二是平流层臭氧的向下传输增加。中国在这段时间中臭氧浓度明显上升,而美国西部则没有明显变化,虽然在过去几十年,北美和欧洲空气质量法规变得更加严格,使得臭氧前体物的人为排放量下降,其空气质量理应更好。通过比较中国排放量“增加”与“没有增加”的模型,研究人员计算出中国排放的抵消作用为43%。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不考虑臭氧及其前体物等污染物的全球传输,区域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减缓政策最终作用有限,因此需要全球努力来解决区域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 |
| 原文题名 | Rapid Increases in Tropospheric Ozone Production and Export from China |
| 原文链接 | 查看原文 |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9243 |
| 专题 | 资源环境科学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廖琴. Nature Geoscience文章称中国将臭氧污染“出口”美国. 2015.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Nature Geoscience文章称(13KB) | 快报文章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廖琴]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廖琴]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廖琴]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暂无数据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