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S&T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Platfor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我国科技投入和竞争力评价分析 | |
王雪梅,曲建升,张志强 | |
2015-02-01 | |
所属快报 | 资源环境快报 |
出版年 | 2015 |
期 | 3 |
语种 | 中文 |
领域 | 资源环境 |
栏目 | 科学计量评价 |
中文关键词 | 科技投入 ; 竞争力 |
中文摘要 | 科技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十年来,我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快速增长,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学术论文和专利产出数量快速增加,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但从国际著名评价机构的分析结果来看,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和创新力仍有待提升,需要探索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建设和形成强大的原始科学创新能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 | 中国 |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 | 科学计量评价 |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 | 科技投入和竞争力 |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 | 1 中国研发经费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2014》,2011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研发经费4560亿美元,占全球研发经费总额的31.8%,仅次于北美地区(4616亿美元,占32.2%)。近年来我国科研投入大幅度增加,2001-2011年期间,中国研发经费的年均增长率遥居世界首位,为20.7%,对全球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占到25.8%(图1)。中国研发经费占全球的份额一直呈上升趋势,2009年超过了日本,2011年中国研发经费占全球份额的14.5%(图2)。与美国相比我国研发经费的实际金额仍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中国的风险资本投资金额不及美国的1/6,但我国在清洁能源商业化投资方面约为美国的2倍。 图1 主要国家和地区研发经费年均增长率 图2 主要国家和地区研发经费占全球份额 2 中国科研队伍及其学术产出不断提升 一个国家的研究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等的数量与素质及其带动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324.7万人年,居世界首位,占到全球总量的29.2%,但每百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偏低。 2014年《科学》读者来信栏目文章《创新遍及全球》中提到,在过去20年里,国际合作网络的密度增加了2倍,有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科研人员作为新成员加入到了全球网络。2014年《自然》杂志发布《中国学术明星影响日隆,亚太地区排名跃升前列》的新闻,并预测中国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将逐步成为亚太地区《自然》杂志论文发表指数的首要贡献者。中国的科研论文及其影响力正在接近期望水平,未来几年将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赶上传统科研大国。 3 国际机构对中国竞争力的评价 根据德勤(Deloitte)《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分析报告,中国在制造业出口的规模和增长率方面都名列前茅,中高级科技产品所占的比例也相当高。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货物流动看,美国和日本出口贸易中高级科技产品的地域比较多元,我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中高级科技产品绝大多数局限在亚洲地区。 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4》,中国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经济产出占国内GDP的比例略高于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体水平,其中,高技术产业的比例较高。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产出增长迅速,在2007年超过日本,2011年超过欧盟(图3)。2012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012.0亿美元,增长9.6%,高于总体出口增速1.7个百分点,占总体出口的比重从上年的28.9%上升到29.3%。中国商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出虽然也在增加,但其占全球的份额仍比较低(图4)。中国每百万人口中的专利数量和创新指数也相对较低。 图3 高技术制造业的产出 图4 商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占全球的份额 世界经济论坛(WEF)《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分析结果显示,在五大新兴经济体国家中,中国的竞争力最强(第29位),领先于南非、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图5)。 图5 全球竞争力指数(GCI)排名 从国际相关著名评价报告对中国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中国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并成功拉动了亚洲地区的竞争力,但中国创新基础仍比较薄弱,整体创新能力仍未进入全球领先行列(表1)。 表1 国内外评价机构对中国2013年竞争力和创新力的评价 发布机构 报告名称 中国排名 成绩与优势 未来发展 世界经济论坛(WEF) 《全球竞争力报告》 第29位 在四大新兴经济体中,中国的竞争力最强。 开发技术创新潜力,通过投资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开放的创造性环境,促进新理念和商业模式。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 《世界竞争力年鉴》 第21位 中国排在“赢家”列表首位。 中国的成功拉动了地区竞争力,推动很多亚洲经济体将出口方向从传统的美国和欧洲转向新兴市场。 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全球创新指数》 第35位 中国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专利、科学论文引用数和高技术出口等指标已经进入全球前列。 中国整体创新能力仍未进入全球创新指数的领先行列。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 第19位 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部分指标世界领先。 中国创新基础仍比较薄弱,提升创新能力仍需长期持续努力。 德勤全球制造业小组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 《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第1位 将中国列为现在以及未来五年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 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首要指标,其次是国家的贸易、金融与税务体系以及劳动力与原材料成本。 |
文献类型 | 快报文章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8790 |
专题 | 资源环境科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雪梅,曲建升,张志强. 我国科技投入和竞争力评价分析. 2015.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雪梅,曲建升,张志强]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雪梅,曲建升,张志强]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王雪梅,曲建升,张志强]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