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资源环境科学
Biogeochemistry:遵循城市水道的演化规律进行管理
唐霞
2014-10-01
所属快报资源环境快报
出版年2014
19
语种中文
领域资源环境
栏目前沿研究动态
中文关键词城市水道 ; 演化 ; 管理
中文摘要2014年9月10日,《生物地球化学》(Biogeochemistry)杂志在线刊登了城市生态学家撰写的14篇系列文章,主要讨论道路的盐渍土、溶解的混凝土、溢出的污水以及藻类大量繁殖对城市水道的影响。该项研究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长期生态学研究(LTER)项目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Baltimore, Md.)、马萨诸塞州Plum岛(Plum Island, Mass.)、波多黎各卢基约等地开展的工作,同时也得到NSF资助的关键带观测网络的支持。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41892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生物地球化学》(Biogeochemistry)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荷兰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动态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遵循城市水道的演化规律进行管理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研究人员指出,城市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随时间变化的溪流、湖泊构成的城市水域和陆地区域的演化过程相一致。特别指出的是,城市水域的咸度不断增加,一部分原因是公路部门在道路上撒盐除冰;另一部分是因为人类饮食过程中摄入的过量盐分通过排泄物进入到下水道系统,陈旧的污水管道泄漏出含氯废水逐渐渗入地下水,最终与地表水混合。所以,研究人员建议低盐饮食习惯可以减少水道的含盐量。 20世纪中期以来,城市的小溪和河流里大量携带着水泥的溶解物,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地区的建筑材料骤然增加。河流里面的溶解物主要是水泥制成的粉状灰岩,酸雨条件下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极易风化。这种“城市喀斯特”在不断分解成其构成要素——含钙的碳酸盐矿物,随着地表水流入到城市的水道,进而影响河流的pH值或酸度,危及到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 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热点”区域,如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产生了大量汽车尾气、垃圾、除冰盐和其他人造材料迁移到河流系统,可能会污染下游的水质。比如猛烈的暴风雨将大量的有机物和工业化学物质经过地表径流冲刷到溪流中或造成污水的溢出,研究人员把这种情况称为“紧急时刻”。而这样的“紧急时刻”会突然改变河流天然水化学特征。 目前,各地正在开展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但往往只产生短期效应,因为城市水域遵循独特的演化路径。如果我们按照“城市进化”的理论开展研究,也许管理者就可以找到有效的方法理解和管理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原文题名A river runs through it: U.S. cities' waterways show consistent patterns of evolution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8643
专题资源环境科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唐霞. Biogeochemistry:遵循城市水道的演化规律进行管理. 201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Biogeochemistry:遵循城市(31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唐霞]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唐霞]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唐霞]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Biogeochemistry:遵循城市水道的演化规律进行管理.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