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气候变化
Science文章认为农业技术革新是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关键因素
董利苹
2014-12-01
所属快报气候变化快报
出版年2014
23
语种中文
领域气候变化
栏目前沿研究进展
中文关键词农业 ; 技术革新 ; 史前人类 ; 青藏高原
中文摘要2014年11月21日,Science Express刊载了题为《农业技术革新促使人类3600年前永久定居至青藏高原》(Agriculture Facilitated Permanen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fter 3,600 BP)的文章。该文章认为,3600年前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的农业技术革新是人类大规模永久定居青藏高原的关键因素。这一研究工作由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考古研究团队陈发虎、董广辉等为主,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的合作者完成,并得到了中科院碳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41964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Science Express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机构兰州大学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中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进展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农业技术革新是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关键因素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陈发虎研究团队等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的200余处史前遗址进行调查,选择其中53个考古地层保存完整的新石器—青铜文化遗址开展了炭化植物种属鉴定、动植物和人类骨骼的碳氮同位素测试分析工作,并结合相关领域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开展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大规模永久定居的历史研究。基于这些研究,该团队提出了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三步走模式:第一阶段,距今约2万~5200年前,主要为狩猎采集人群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和周边低海拔地区的季节性活动。第二阶段,距今5200~3600年前,与青藏高原毗邻的黄土高原西部的农业人群沿黄河及其支流河谷扩散至青藏高原东北缘,这部分人群以种植粟黍为生,而粟黍的生长受温度限制,因此他们主要定居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地区,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带,形成了以粟作农业社会为主的村落;第三阶段,距今3600年以来,人类永久定居至海拔3000米以上。尽管这一时期气候向冷干转变,但从西亚传入的耐寒大麦、小麦等农作物和家畜羊逐渐成为此区域古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使得人类得以在气候变冷时期成功定居至高海拔地区。 该研究表明,史前人类永久定居到高海拔青藏高原经历了漫长过程,现代人(Modern homo sapiens)的扩散、气候环境的变化、粟作农业的发展传播、食品的全球化均为史前人类大规模永久定居青藏高原创造了条件,但恰恰是在距今3600年(全球气候转向冷干)之后,史前人类才向青藏高原高海拔寒冷缺氧地区大规模扩散。其中,由欧亚大陆史前文化交流与农业传播所引起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的农业技术革新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过去的研究认为,全新世温暖适宜的气候条件是促使史前人类永久定居至青藏高原高海拔寒冷地区的最主要因素,而该研究为理解史前人类大规模永久定居至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主要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
原文题名Agriculture Facilitated Permanen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fter 3600 BP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8420
专题气候变化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利苹. Science文章认为农业技术革新是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关键因素. 201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Science文章认为农业技术革新是史前(30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利苹]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利苹]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董利苹]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Science文章认为农业技术革新是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关键因素.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