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DTAP  > 地球科学
类地行星日晒阈值增大将导致温室效应失控
王君兰,王立伟
2014
所属快报地球科学快报
出版年2014
1
语种中文
领域地球科学
栏目前沿研究动态
中文关键词行星 ; 日晒阈值 ; 温室效应失
中文摘要2013年12月12日,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类地行星日晒阈值增大将导致温室效应失控》(Increased insolation threshold for runaway greenhouse processes on Earth-like planets)的文章指出,研究人员采用最新设计的三维气候模型模拟预测发现,约十亿年后地球的海洋将完全蒸发,地表液态水消失。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地球的演化,也是在类地行星上寻找液态水的必要条件。随着海洋升温,水蒸发加快,大气中的水蒸气数量增加,从而进一步导致地表升温。
情报分析_信息发布时间41620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性质期刊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期刊Nature
情报分析_信息来源国家英国
情报分析_信息类别前沿研究动态
情报分析_研究主题类地行星日晒阈值增大将导致温室效应失控
情报分析_研究内容最新的三维模型则可以预测由太阳辐射通量增大引起的陆地环境的变化。该模型显示约10亿年后,太阳平均辐射的临界值将达375W/m2(现今值为341W/m2),地表温度可达70℃,海洋开始沸腾,温室效应加剧,气候进入失控状态。这一预测将海洋完全蒸发的时间向后推迟了8.5亿年。预测时间的差别源于大气循环:较强的太阳热流从赤道转移至中纬度时,可以加速大气环流,使亚热带地区变得更干,降低温室效应,抑制气候失控。研究指出,云的阳伞效应(云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在几百万年内有助于降低温室效应。以上研究可用于推测太阳系中宜居区域的范围。
原文题名Increased insolation threshold for runaway greenhouse processes on Earth-like planets
原文链接查看原文
文献类型快报文章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173/C666/handle/2XK7JSWQ/177884
专题地球科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君兰,王立伟. 类地行星日晒阈值增大将导致温室效应失控. 201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类地行星日晒阈值增大将导致温室效应失控.(28KB)快报文章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君兰,王立伟]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君兰,王立伟]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君兰,王立伟]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类地行星日晒阈值增大将导致温室效应失控.doc
格式: Microsoft Word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